4月份第三周日簽

2022-04-25


——4月18日——

讓部下先說出他的看法,可以從領導安排任務變?yōu)閱T工主動提出任務

員工的工作熱情更多來自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感,如果總是接到命令之后再做,工作的成就感至少會減少50%。

可能導致的結果是,碰壁就想打退堂鼓,沒做好也會覺得責任不在自己

因此領導者應該盡量減少對部下直接發(fā)號施令,而是先創(chuàng)造一個好的激勵制度和文化,多鼓勵部下自己先提出來

如果部下想法有偏差,但在你能承受的范圍內,就盡量讓部下多嘗試;如果想法基本一致,就更應該讓部下先說出來,然后對其表示肯定

先憋住你的意見和想法,否則你就是在剝奪員工的工作成就感、和主動成長的機會



——4月19日——

不要讓員工持續(xù)地做過于單調的工作,而應使員工的工作盡量多元化

過于單調的工作將“挫敗工作激情”,也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障礙;其實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,領導者需要找到一個適合挖掘和發(fā)揮部下潛能的方法

先關注到每個員工的工作,憑借他們的經(jīng)驗和能力,會不會覺得這份工作很無聊;


如果有人感覺到這點,就可嘗試擴大他的職務范圍,包括與之關聯(lián)的工作也讓他嘗試;


如果做不了也可考慮讓他兼職做一些關聯(lián)性少的其它工作;同樣在背后也需要匹配相應的激勵機制



——4月20日——

著名經(jīng)濟學家吳敬璉說過:對基本問題研究得不深不透、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況下,倉租采取就事論事的應對措施,由于未能觸及事情的根本,往往非但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,相反可能引發(fā)新的矛盾

大部分人在商業(yè)世界的處境如同盲人摸象,而他們遇到的90%的問題,大多源于見識不夠、以及想的不透

因此在遇到問題時,不宜倉促地頭痛醫(yī)頭,腳痛醫(yī)腳,而應先仔細分析問題背后原因的結構及發(fā)展脈絡,再從根本上一步步解決問題



——4月21日——

領導者在培養(yǎng)部下的時候,不要對部下說他過去犯的錯誤

問題出現(xiàn)的當下就應該立刻指出和提醒,但已經(jīng)過去的就不宜再提,總揪著過去的問題“炒冷飯”,只會打擊部下的積極性

部下過去犯的錯誤應該當做“已經(jīng)失效”的東西,當時你已經(jīng)提醒過了,那就應從現(xiàn)在重新開始

你重點要提醒的是他的“現(xiàn)在”和“將來”做的事,而不是他以前犯的錯誤



——4月22日——

100%的指示會讓員工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


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在布置工作的時候,往往擔心員工做不好,會非常詳盡地把工作的所有流程、細節(jié)都一遍遍進行講解,還生怕講得不夠多,不夠明白。


員工接到這樣的指示,他會想:“領導是不是不信任我?對我沒有信心?”


另外一種情況是,他會漸漸地喪失自我判斷的思考能力,他對工作原有的熱情也會被消耗殆盡。


給員工交代任務的時候,不必講得100%詳細,最多80%就可以了,一定要給對方一些思考的余地,無論是對新員工還是骨干員工,都要根據(jù)對方的能力,啟發(fā)他們思考。

人為金錢工作,為理想獻身。



——4月23日——

鼓勵員工做“沒有做過的工作”


能力的提升都源自于員工開展挑戰(zhàn)性的行動,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,都將是一次經(jīng)驗的積累。


當然,萬事開頭難,一開始給員工布置新任務,我們必須關聯(lián)他的個人成長,讓他知道這個工作是對自己專業(yè)能力提升的修煉。


在執(zhí)行任務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幫助他克服困難,最終獲得成功。


成功后,不要吝嗇你的表揚,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會塑造一個自信的員工。



——4月20日——

俗話說:“十年育樹,百年育人”,意味著人才的培養(yǎng)是非常耗時的一件事。

有的領導者急于求成,采用拔苗助長的辦法培養(yǎng)人才,不僅培養(yǎng)不出好的人才,對社會也不利。

要知道,人的變化速度沒有那么快,你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就知道了。你自己掌握得都沒那么快,就強求晚輩快點掌握,這豈不是很矛盾嗎?

一般來說,改變部下的工作態(tài)度和不良習慣至少要花一個月的時間,長的話可能要花一年,所以必須要沉下心來下功夫,在必要的時候做必要的事情,期待開花結果,切勿急躁。

正因為花了很長時間培養(yǎng),等看到他開花結果的那一天,你所獲得的喜悅也是任何事都無法比擬的。


——4月21日——

領導者在培養(yǎng)部下的時候,不要對部下說他過去犯的錯誤

問題出現(xiàn)的當下就應該立刻指出和提醒,但已經(jīng)過去的就不宜再提,總揪著過去的問題“炒冷飯”,只會打擊部下的積極性

部下過去犯的錯誤應該當做“已經(jīng)失效”的東西,當時你已經(jīng)提醒過了,那就應從現(xiàn)在重新開始

你重點要提醒的是他的“現(xiàn)在”和“將來”做的事,而不是他以前犯的錯誤



——4月22日——

100%的指示會讓員工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


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在布置工作的時候,往往擔心員工做不好,會非常詳盡地把工作的所有流程、細節(jié)都一遍遍進行講解,還生怕講得不夠多,不夠明白。


員工接到這樣的指示,他會想:“領導是不是不信任我?對我沒有信心?”


另外一種情況是,他會漸漸地喪失自我判斷的思考能力,他對工作原有的熱情也會被消耗殆盡。


給員工交代任務的時候,不必講得100%詳細,最多80%就可以了,一定要給對方一些思考的余地,無論是對新員工還是骨干員工,都要根據(jù)對方的能力,啟發(fā)他們思考。



——4月23日——

鼓勵員工做“沒有做過的工作”


能力的提升都源自于員工開展挑戰(zhàn)性的行動,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,都將是一次經(jīng)驗的積累。


當然,萬事開頭難,一開始給員工布置新任務,我們必須關聯(lián)他的個人成長,讓他知道這個工作是對自己專業(yè)能力提升的修煉。


在執(zhí)行任務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幫助他克服困難,最終獲得成功。


成功后,不要吝嗇你的表揚,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會塑造一個自信的員工。



——4月24日——

俗話說:“十年育樹,百年育人”,意味著人才的培養(yǎng)是非常耗時的一件事。

有的領導者急于求成,采用拔苗助長的辦法培養(yǎng)人才,不僅培養(yǎng)不出好的人才,對社會也不利。

要知道,人的變化速度沒有那么快,你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就知道了。你自己掌握得都沒那么快,就強求晚輩快點掌握,這豈不是很矛盾嗎?

一般來說,改變部下的工作態(tài)度和不良習慣至少要花一個月的時間,長的話可能要花一年,所以必須要沉下心來下功夫,在必要的時候做必要的事情,期待開花結果,切勿急躁。

正因為花了很長時間培養(yǎng),等看到他開花結果的那一天,你所獲得的喜悅也是任何事都無法比擬的。

相關推薦

暫無數(shù)據(jù)